昨(14)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白羊鎮水碾村公路邊上,幾名村干部正在規劃路域綠化事宜。
“前段時間高溫干旱,致使公路兩邊部分花草枯萎。近日鎮村規劃新栽種4萬株花草,下一場秋雨后就著手栽植。”村黨支部書記周龍超說。
“水碾村是區級人居環境示范點。今年初,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指導下,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和村民改廁改灶,全力整治農村環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周龍超說。
水碾村山巒清秀,清澈的白羊河穿村而過,咸菜加工是村里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水碾村在區鎮支持下,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發展,組建起食佳蔬菜專業合作社,開發出的風味系列咸菜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綠色產品稱號。
在公路邊上的兩列墻壁上,兩幅展示美麗鄉村和咸菜加工工藝的大型壁畫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咸菜文化每天吸引了不少路人注目觀看。
走進改造一新的咸菜加工廠,昔日低矮破舊的院墻變身錯落有致的景觀墻體,廠區四周花草樹竹相伴,古老的咸菜農具搭配布局在四周。恒溫儲藏室里,整整齊齊擺放著數百個陶缸,200多噸咸菜將在冬季上市。
“白羊咸菜有400多年的加工歷史,鎮里通過組織力量挖掘咸菜加工的歷史,按照區委提出的‘打造婆婆媽媽的味道’的思路加以開發,目前3個風味咸菜新品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青睞。”周龍超說。
在緊挨咸菜加工廠的一個農家院里,幾位村民談起咸菜產業的發展高興之情溢于言表。他們說,村里辦起合作社和現代化加工廠,咸菜賣了好價錢,在合作社務工,一年上萬的務工工資妥妥地裝進荷包。
沿著公路行走, 60多盞太陽能路燈依次分布,垃圾分類箱體不時可見,路邊鑲嵌著磨盤、缸缽、碾槽等傳統農家用具,農家院落里干凈整潔,不少農家院壩的臺階上擺放著花缽花盆,雞鴨也關進了竹舍,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曠神怡。
據了解,村里對農家的環境每月評比一次,獲得最美庭院和最清潔的農戶,還有積分,村民憑積分隨時兌換生活用品。用好用活積分制不僅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不少的村民還積極參加村里組織的義務勞動。
“今年,村里多次開展了農村衛生習慣培訓?,F在,我們各家各戶都比著把自家環境搞得干干凈凈,都爭當最美庭院戶和最清潔戶。村里組織義務勞動,大家都爭著參加,生怕自家落后。”農婦周光會說。
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院壩墻上的公開欄里,張榜公示著積分制評比情況,還圖文并茂張貼著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
“白羊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流經水碾村2.6公里。村里正在規劃沿河種植桃李果樹。屆時,每到春季,沿河兩岸桃花燦爛,李花繽紛,油菜花金黃,村里的環境就更美麗了。”正在河邊落實果樹栽培的村本土人才鄔人杰說。(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通訊員 李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