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藥香溢滿田,豐產在望促增收。眼下,正值中藥材采收時節。走進重慶巫山紅椿土家族鄉,村民們正在田間挖黨參,濃濃的黨參藥香味兒沁人心脾,一派熱火朝天的中藥材采收景象。
在紅椿土家族鄉紅椿村中藥材烘烤車間里,村民何國英和丈夫正在整理剛從田間采挖回來的新鮮黨參,并將烤架上的黨參推進烤房烘烤。何國英告訴記者,她家種植黨參、牛膝、貝母等中藥材20余畝,去年黨參賣了3000多斤,掙了8萬多元。今年因為天氣原因,田里太干挖不動,只挖了一小部分,目前只烤了一炕,大概能收千多斤,預計能賣3萬多元。
在當地另一處農家院子,記者被眼前的“風景”所吸引,只見院里堆放著大堆大堆的黨參,村民們正在挑選。原來,這里是紅椿村的黨參收購點,收購商把從農戶手中收購來的新鮮黨參進行揉搓、清洗、烘烤、打包等工序后,賣到安徽、河北等藥材市場。
“我們從8月份開始收購黨參,收了大約40噸,產值能到達60多萬元,預計還收購一個星期。”黨參收購商邱先奎說。
大面積種植中藥材,不僅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農業產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推動了全鄉中藥材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 全鄉種植中藥材13700畝, 產值達7850萬元。從事藥材產業3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已成為當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產業。
近年來,紅椿土家族鄉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堅持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增加群眾收入的支柱產業來抓,通過黨支部領辦村集體經濟示范帶動,引導群眾擴大種植規模,實現“內擴基地、外擴市場”,中藥材成為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良藥”。(巫山報記者 曾露)
關鍵詞: 晚秋藥香 豐產促增收 重慶巫山 中藥材成群眾致富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