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是重要的抗腫瘤方法,70%的腫瘤病人會接受放療。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放射治療科副主任醫師陳子龍介紹,營養不良會影響放療結果,影響放療精度,容易中斷治療;放療后,不良反應大、容易發生并發癥、住院時間延長。同時,放療后的不良反應也會加重營養不良,放療引起的吞咽困難、吞咽疼痛、厭食、味覺、嗅覺障礙等,會影響患者進食,加重營養不良。
臨床證據表明,營養治療可以幫助放療患者減輕不良反應。圍放療期進行營養干預,放療有效率提高21%,放療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23%,放療后營養不良風險減少50%。因此,國內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放療患者應及時進行合理的營養支持——對腫瘤患者營養評估及營養治療越早越好,推薦使用標準配方的營養制劑,營養元素應當包含電解質、微量元素及礦物質。陳子龍表示,營養治療應該貫穿全程,放療前就應盡早開始。
科學的營養治療應該如何進行?陳子龍說,應定期復查和評估,以便隨時把握動向;使用營養風險篩查評分簡表等專業評估方式,判斷是否需要營養治療;聽從醫囑選用合適的方式,補充專業的醫學營養制劑。
在健康飲食方面,一是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選擇各種蔬菜、水果、豆類等植物性食物;主食應選用粗糧;適量食用南瓜粥、山楂、蘿卜、金橘、酸梅汁等,可以促進消化;富含硒的食品,如富硒礦泉水、富硒雞蛋、富硒麥芽等可以明顯減輕化療藥物所致的胃腸道反應;烹調時要注意色、香、味俱佳,有利于刺激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應讓患者多吃通過煮、燉、蒸等方式烹制的易消化食物,不吃油煎食物。另外,放療期間患者應多喝水,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既有利于調整水電解質紊亂,又可加快體內毒物的排出。發熱、腹瀉或出汗時要適當補充食鹽。心腎功能不全者應控制水和鈉的攝入。
二是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飲食。由于癌癥患者體內蛋白質分解高,合成代謝功能低,處于負氮平衡狀態,故對蛋白質的需求量增加。應以優質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豬肉、豆制品;還可以補充一些腸內營養補充劑等,如安素、全安素等。
三是選擇有利于恢復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的飲食。含高分子多糖體的食物可增加癌癥患者的白細胞數量,提高人體免疫細胞活力。此類食品包括香菇、冬菇、金針菇、銀耳、黑木耳、靈芝。有助于升高白細胞的飲食有甲魚湯、薏苡仁粥、黃芪粥等。賴氨酸能抑制和減輕抗癌藥物的毒副作用;紅棗富含維生素,有助于化療后紅細胞、血紅蛋白的升高;蘆筍粥具有減輕患者心煩、失眠等作用。有助于改善肝腎功能的食物有枸杞、牛奶、胡蘿卜、蓮子、苦瓜、冬瓜、山楂等。
陳子龍表示,癌癥患者需要攝入比正常人多的營養,堅持長時間營養支持十分重要?;颊咴诜呕熎陂g及出院后,為保證更高的生存質量,可選擇補充腸內營養。腸內營養的使用尤其需要注意足量給予,否則難以發揮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