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市將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增強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優做強為民惠民措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加快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協和天津醫院建設,推動三中心醫院(東麗院區)新址擴建、環湖醫院原址改擴建、南開醫院中西醫結合臨床中心、口腔醫院梅江院區增建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中心婦產、胸科醫院原址改擴建工程。
爭取國家血液病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全力推進8個專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啟動市級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深化“1+6”急救體系建設,重點推進創傷中心項目擴面和院前院內無縫銜接。健全完善醫療質量和管理控制體系,提升精細化水平。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圍繞老年人就醫推進服務模式創新,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提升群眾就醫感受。
全方位保障促進人民健康
推進防治結合,有效防控重大疾病,實施心腦血管疾病、癌癥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防治行動,做好大腸癌、婦女兩癌早診早治和慢阻肺高危人群篩查干預項目,加強艾滋病、結核病防控,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
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達到國家標準C級及以上,不發生重大病媒生物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大控制吸煙執法力度,進一步建設無煙環境,15歲以上人群煙草流行率降至24%。
健全一老一小醫療體系
完善本市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50%。
推進托育機構規范化建設、擴大普惠性托育服務供給,減輕家庭照護負擔。鞏固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年度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8.5/10萬和5‰以下。扎實推進20項民心工程,推動數字健共體建設云平臺基層網底全覆蓋,建成16家示范基層慢病管理中心,拓展新增15項“互聯網+護理服務”,開展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和診斷治療。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試點推進天津名醫堂工程建設,鼓勵名醫團隊入駐。大力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推進中西醫協作,加快天津市中醫康復中心、中醫治未病中心建設,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打造百姓身邊的“15分鐘中醫藥健康圈”。
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和重大疫情中的作用,推進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組建中醫疫病防治隊和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
關鍵詞: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醫藥衛生 體制改革 惠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