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9歲的劉先生突然腹瀉,持續兩三天沒好轉,還伴隨發燒。檢查發現,劉先生有腹膜炎,而且有便血出現。排除了腸道侵襲性感染、炎癥性腸病等病后,腸系膜CTA揭示了病因——劉先生的腸系膜動脈堵住了,腸道有缺血壞死性改變,即腸中風了。
浙江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葉金明介紹,腸中風和腦中風的發病機理相似。腸道中風是由于供應腸道血液的腸系膜動脈出現了粥樣硬化、狹窄、堵塞,導致腸道缺少血氧供給引發的。
腸中風分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腸中風起病較急,在出現腸卒中后,患者會有劇烈腹痛、腹瀉、嘔吐或便血等表現,但由于早期和急性腸炎相似,患者會誤認為是普通的細菌、病菌感染。隨著病情發展,疼痛會越來越劇烈,若不治療,6~12小時內會出現腸壞死。慢性腸中風則是在患者不知不覺中發生的,少數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進食后腹瀉或腹痛表現。雖說早期癥狀不明顯,但進食后不適感逐漸加劇時,就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