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次寒潮襲廈,市中醫院急救體系發揮作用,多起突發心梗、房顫、重癥胰腺炎等急危重癥患者在市中醫院得到成功救治,一名嚴重復合性外傷合并內臟破裂的患者將康復出院……在與死神的博弈過程中,市中醫院憑借“硬核實力”幫助這些急危重癥患者化險為夷。在急危重癥救治方面迅速反應與成熟的搶救能力,是全院多學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體現了醫護團隊在急危重癥搶救過程中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市中醫院全面提升急救能力,竭力為患者爭取“黃金搶救時間”,提供更加快速、優質的診療服務,打通挽救生命的“高速公路”,為周邊群眾筑牢生命健康保障防線。
醫務部組織多學科會診,討論對疑難雜癥的救治方案。
救治高齡高?;颊?/p>
技術設備雙管齊下解危機
近日,市中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名高齡且有糖尿病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復雜、進展迅速的高危重癥肺炎患者,患者一度心臟驟停,市中醫院急危重癥救治團隊憑借高超技術,借助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主動脈球囊反搏術(IABP)等先進設備,最終令患者轉危為安。
今年2月初,77歲的賴大爺受涼后出現咳嗽、咳痰,伴右下腹陣發性悶痛等癥狀,開始賴大爺的家屬以為只是簡單的感冒,沒有重視,不料癥狀越發嚴重。2月10日,隨著賴大爺咳嗽咳痰、右下腹痛癥狀加重,家屬緊急把他送往市中醫院急診科。醫生診斷他為“肺部感染 、雙側胸腔積液”,并收住呼吸科。2月14日中午,賴大爺突發氣喘呼吸急促,左側胸背部疼痛四肢末梢冰涼,臉色蒼白,血氧飽和度下降,急請ICU、心內科急會診,診斷為:患者肌鈣蛋白、心肌酶譜升高,心電圖異常,考慮急性冠脈綜合征,啟動胸痛平臺,冠脈造影示左主干至前降支病變,血管堵塞90%。團隊決定由陳聯發副院長親自指導手術,迅速植入支架,但賴大爺術中氣喘加重,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心率、血壓持續下降,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醫療團隊立即持續進行胸外按壓同時行氣管插管、主動脈球囊反搏術置入,并于30分鐘內成功運行ECMO,為賴大爺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ECMO上機后,賴大爺恢復了自主心跳,連接轉運呼吸機后,被送轉ICU病房進一步治療。
在ECMO的支持下,帶著IABP和呼吸機,賴大爺返回重癥醫學科繼續下一場與死神的戰斗。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尹震宇、院長裴曉華高度重視,組織呼吸科、麻醉科、心內科、胸外科、胸心血管外科、腎病科、臨床藥學等相關專家會診,多學科聯合救治患者。醫護人員24小時不間斷監測,多學科聯合會診,做足可能變癥的急救預案準備。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之下,賴大爺的心功能由最初的20%升高至50%以上,升壓藥減量,內環境穩定,氧合持續改善。2月17日, ECMO成功撤機,2月18日,IABP成功撤機,在中醫院多學科團隊的合作下,賴大爺轉危為安,于近日康復出院。
加強外科系統建設
提升急救體系效能
始建于1956年的廈門市中醫院,有著悠久的中醫藥傳承歷史,一直是廈門及閩西南地區中醫藥界的標桿。跟隨著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步伐,現在的廈門市中醫院已經發展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中醫特色繼續保持領先,西醫急救、綜合救治能力也不斷增強。近年來,該院不斷加大對急診救治能力的投入,尤其是在國內知名肝膽胰外科專家尹震宇教授出任廈門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后,醫院把對院內急救體系救治能力的提升作為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之一,迅速采取一系列舉措,加強外科系統的建設,軟硬件兩手抓,推動急救相關科室的建設與合作,急救體系建設及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實現飛躍式提升,市中醫院在“西醫要強”的建設目標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去年上半年,剛出任該院黨委書記一職,尹震宇就迅速指導完善醫院《急危重患者救治制度》,成立醫院急危重癥患者救治領導小組,由書記、院長親自掛帥;成立醫院急危重癥患者救治協調辦公室,由分管醫療的業務副院長擔任負責人;成立醫院急診患者救治專家組和醫院危重癥患者救治專家組,成員涵蓋各相關臨床科室與醫技科室負責人,保證能對該院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作出正確、有效、及時的響應。這個急救新體系在對一名心源性猝死30分鐘的患者搶救上,檢驗出了它的成果,該名患者搶救成功,并康復出院。
五大急救中心攜手作戰
實現醫療技術質量雙提升
目前,市中醫院的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這五大中心是構成醫院急救體系的基礎模塊,院領導班子注重對五大中心人才的培養與儲備,技術與設備不斷與國內頂尖醫院接軌,引進第四代超高端CT等高端設備,成熟運用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人工肝等急救技術,成為醫院急救能力提升的最大保障。
在急救流程上,優化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科與其他科室之間協同服務流程,建立起運轉高效的危重患者急救、會診、轉診網絡,提高了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了醫療技術和醫療質量雙提升。在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上,能迅速組建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單病種、多學科”綜合診療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專業性更強、實踐性更高的綜合性診療服務。在建設有中醫藥特色的“五大中心”同時,率先建立了國內首家“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中心”,通過引進專家指導與外派學習的方式,為術后心臟疾病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康復指導,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
ECMO、IABP聯用,成功救治危重癥患者。
狠抓急診、重癥學科建設
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市中醫院在島內東部,多年來承擔了東部大部分急診急救任務,在科主任孫斐予的帶領下,急診科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針對常見急救疾病譜強化學科建設、業務培訓。為了更加契合急診部“急”的性質,達到“快”和“準”的目的,從急診導診分診,到診查診療、搶救保障、收費管理等環節,急診科不斷加強質量控制,優化流程,完善“警醫共建”合作機制,讓急救通道更加順暢。細化制定了各種疾病的急救應急方案,并常態化進行演練,與五大急救中心的協同作戰能力進一步得到加強,做到勤加演練手不怠,內外急救有保障。
重癥監護室科室負責人曾萍主任醫師具有十幾年的ICU工作經驗,護士長蔡碧芬副主任護師的急救護理能力突出,在她們的帶領下,ICU團隊融合成一個大家族,配合默契、技術精湛??剖裔t護人員人才梯隊成熟,13名醫生獲得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5C??婆嘤栕C書,多名醫生分別在北京協和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上海長征醫院、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國內知名綜合醫院的重癥醫學專業進修學習。
近日,市中醫院按照市衛健委的統一部署,組建完善了院前急救隊伍,承擔起部分120急救任務,這是對該院綜合急救能力的肯定和信任。市中醫院將繼續提升急救技術,進一步完善院前、院內急救體系,緊密串聯急救體系各單元,做到業務有尖兵,機制有保障,以“人民至上”為宗旨,為百姓多謀健康福利,為健康廈門作貢獻。
關鍵詞: 硬核實力救治急危重癥患者 廈門市中醫院 保障防線 黃金搶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