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電驅動技術持續保持進步。在昨日舉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新能源汽車電驅動技術”主題峰會上,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人士,圍繞驅動電機的開發和應用展開了探討。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動力開發部副總經理鄧承浩在峰會演講中表示,長安汽車計劃到2025年完成105萬臺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其中,新一代超集電驅明年會正式在整車上量產。
在電驅領域,鄧承浩介紹,目前長安新能源汽車所有的量產車型都是搭載三合一電驅總成的技術路線,已經搭載了接近20萬套。而公司現在正在研發,也是即將量產的新一代超集電驅技術,會搭載到純電動車型C385上。“我們在2017年啟動了新一代超集電驅的研發,到目前做了四年,這個產品已經非常成熟。”
在用戶使用效率方面,電動汽車有一個說法:最北不過山海關,指的是在低溫環境下電池放電量衰減,車輛續航里程降低,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鄧承浩表示,長安新能源超集電驅的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是把電池和電驅之間形成一個高頻的脈沖信號,通過大電流對電池進行自加熱。”鄧承浩表示,這一技術可實現將電池5分鐘加熱20℃,對電池的電量損耗小,而且可以提高續航里程,“因為電池有一個特性,在-30℃放出的電量少,但是電池溫度上去以后,整個容量是可以恢復的,可以放電更多。”鄧承浩表示,搭載超集電驅的脈沖加熱技術和余熱回收技術之后,車輛冬季續航500km可以提升40-70km。
鄧承浩介紹,長安汽車新一代超集電驅明年會正式在整車上量產,目前已經準備兩條生產線,每臺有18萬輛的產能。其中,搭載長安新一代超集電驅的全新純電平臺產品C385將于明年正式上市。(記者林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