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視頻公證,能解燃眉之急;知識產權糾紛,也可申請調解;便利仲裁服務,護航自貿區片區建設……細數法律服務為民點滴事,觸摸法治溫度。3月28日,記者從安徽省司法廳獲悉,《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期評估報告(2020—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于近日出爐?!秷蟾妗凤@示,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推進均衡發展、促進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
均衡發展惠民成色更足
“你好,我想咨詢下,我和愛人在上海打工,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回合肥不方便,想委托親戚賣房子,有什么辦法可以實現?”3月15日,合肥市廬州公證處陶友林公證員接到一通咨詢電話,致電人衛某某言語中流露出幾許無奈和焦急。陶友林告知其可以通過遠程視頻公證的方式,辦理委托書電子簽名公證事項。衛某某喜出望外,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公證處當天就受理了他的申請,次日就出具了公證書。
民有所盼,公共法律服務就有所應、有所為?!秷蟾妗分赋?,近年來,我省在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等方面,亮點頻現。
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將援助的經濟困難標準提高到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2倍以上,使法援覆蓋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體。發展縣域公證法律服務,任命57名公證員到縣域公證機構執業,在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設立便民服務聯系點,方便偏遠地區群眾辦理公證。
與此同時,建立完善了我省縣域律師領軍人才庫,支持貧困地區新設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鼓勵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到欠發達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者便民服務點,全省縣域律師事務所已有352家,縣域律師3958人;充分發揮好人民調解職能作用,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省人民調解組織全年共調解糾紛55.5萬件,調解成功54.7萬件。
多元供給服務品質更優
3月2日上午,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仲裁中心揭牌。此舉打通了企業法律需求的反饋機制,提高了法律服務的響應效率,今后片區內市場主體將可享受到公正、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務,營造了公平、開放、統一的市場環境。
“點對點”的直達服務,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法治動力”。2021年11月,在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指導下,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調解了一起侵犯知識產權糾紛案。經調解,侵權人承諾停止實施侵權行為,并賠償被侵權企業人民幣18000元。同年12月2日,經合肥市高新區人民法院裁定,確認人民調解協議合法有效。該起案件通過調解并進行司法確認方式結案,探索解決了知識產權案件維權周期長、成本高、舉證難等問題。據了解,我省目前已建立8個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發展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員351名,調解糾紛1679件,開創了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新模式。
一系列具有探索意義的舉措,推進了我省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發展。組織兩批次人員參加中國公證協會涉外涉港澳臺業務培訓,在全省推廣涉外公證處代辦領事認證業務。落實《安徽省司法鑒定機構重大鑒定事項報告辦法》,建立涉外鑒定事項報告制度。推進仲裁改革創新,黃山市、池州市入選文旅部、司法部確定的全國旅游投訴調解與仲裁銜接試點城市,13家仲裁委加入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聯盟,省仲裁協會和16家仲裁委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與長江三角洲區域仲裁機構多邊合作機制。
注重評價民生品牌更亮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個、公共法律服務站1527個、法律服務工作室17241個。“智慧法律服務”框架基本形成,百姓可以安裝“12348安徽法網”手機端APP,在線咨詢、申請辦理法律服務事項。
服務好用不好用,還得百姓說了算。近年來,我省不斷健全公共法律服務評價指標,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做到隨時評價、隨單評價,服務一次、辦事一次,接受服務對象評價一次。以“12348安徽法網”為例,2021年累計辦理業務48203件,用戶滿意度達99.6%,留言咨詢滿意度為99.2%。
為民服務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為了不斷擦亮公共法律服務品牌,我省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把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明確責任和時間表、路線圖,集中力量推進工作落實。
關鍵詞: 觸摸法治溫度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品質更優 多元供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