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6日12時,隨著開漁發令槍打響,寧波首個海上黨建編組船隊——“藍海紅帆”在奉化莼湖破浪起航,成為一道耀眼的風景。
莼湖是浙江省八大漁鎮之一,擁有各類外海大型作業漁船798艘,直接從業人員7000余人。作業漁船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在海上捕魚,岸上的人看不到、夠不著。因為缺乏有效抓手,漁民黨員比例小,漁村黨建網絡建設一直是個難題。
如何把黨建與漁業生產結合起來?今年夏天,奉化區委組織部和莼湖街道在原有船隊建制化編組基礎上,創新引入網格化治理,首次實現把黨支部建在漁船上,同時借助“寬帶上船”契機,構建起黨建統領漁船編組網格智治模式。
莼湖街道組織委員孫寒松說,把桐照、棲鳳兩村的798條外海捕撈漁船,按照編組中隊劃分45個網格,每個網格按照“1+3+N”模式配備力量,由中隊長兼任網格長,“3”分別是指1批專職網格員,由船長擔任,1批兼職網格員,1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同步將漁船中的其他黨員、職務船員、志愿者納入網格“N”力量,打通海上網格治理的“神經末梢”。
此外,在桐照村、棲鳳村黨委下分別設立1個功能型外海黨總支,下轄13個漁船編組網格黨支部,覆蓋71名黨員,有效消除黨員管理的“真空地帶”。
網格黨支部上船,借助漁船網絡信息系統,在生產作業間隙,組織開展漁民學習活動,規范落實黨內組織生活。依托網格長推薦和日常觀察等形式,培養、發展新漁民黨員,并通過黨員示范引領,不斷激發全體漁民團結奮斗力量。(記者余建文 通訊員王丹妮 王貝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