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奉化區西塢街道雷山村的智慧植物方艙。(孫肖攝)
“以前我們村民要早上五六點鐘起床去地里干活,現在躺在床上點點手機就能完成濕度、光照等監測操作,實現‘云種菜’?!臂粗輩^下應街道灣底村負責數字鄉村板塊的村干部顧雁冰說,通過村里的現代農業操作平臺,讓手機小程序“云上種植”一鍵操作成為現實。
(資料圖片)
昨天上午,“數字賦能鄉村,探訪共富路線”媒體采風活動在我市啟動。采風團首站走進鄞州區下應街道灣底村和奉化區西塢街道金峨片區,深度打卡數字賦能帶來的鄉村新貌。
在參觀中,灣底村的數字賦能系列探索,給采風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未來鄉村數字檢測中心”,大屏幕上的各類數據涉及灣底村農旅產業發展的各個方面,既有某種農產品去年和今年的價格對比,又有種植現場的溫度濕度監測,通過多種物聯設備,可實時監測種植物生長情況、生長氣象環境、土壤墑情,并遠程調控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溫度濕度、土壤電解質。這些相關信息通過平臺聯通相關人員的手機,使農戶足不出戶就能進行遠程操控。
在玻璃大棚草莓采摘基地,采風團了解了病蟲害預警系統、水肥一體機等設施的運行,見證了農業產業數字化管理的科學和高效。此外,采風團還打卡了灣底村電商直播基地、博物館街區,在越窯青瓷博物館,機器人解說員帶著大家參觀展廳。
在奉化區西塢街道金峨片區,采風團參觀了智慧植物方艙、數字金峨駕駛艙等,詳細了解網上農博等應用,感受鄉村治理新模式,見證鄉村治理效能和村民幸福感雙提升。
“這是目前國內先進的智能化菌菇培育方艙,極大提升菌菇的產量和經濟效益,這兩個方艙已實現年收益4萬元的佳績?!蔽鲏]街道雷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四海向采風團介紹,智慧植物方艙內部裝有空調、加濕、通風換氣等設備,農民可通過手機實時查看、調節艙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各項參數,保障菌菇生長良好。據悉,本月底該村還將有30個智慧植物方艙正式投入使用,項目年收益預計可達60萬元。
除了數字化的生產技術,數字化的銷售方式也成為村民致富的有效保障手段?!拔覀儸F在手里在做的,就是通過村電商直播基地直播后客戶預定的柿子掛墜,一個下午大家已經手工趕制出50個了?!崩咨酱鍕D女主任楊雪糯告訴記者,這個掛墜所用布料就是采用非遺藍印花布染技藝制作的。
據悉,通過村里的直播電商平臺,雷山村的油燜筍、懸崖蜂蜜、藍印花布印染衍生品都成了網上的熱銷品。陳四海更是化身農產品“帶貨主播”,曾創造一場直播賣出1183瓶油燜筍的紀錄。
據悉,采風團一行還將走進海曙區古林鎮茂新村、江北區甬江街道外漕村、鎮海區莊市街道永旺村、北侖區大碶街道九峰山片區、慈溪橋頭鎮五姓村、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寧??h岔路鎮下畈村、象山縣賢庠鎮青萊村等地,探尋農業農村多業態融合發展新成果,體驗未來鄉村特色場景,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記錄并傳播美麗的風土人情、嶄新的鄉村形象,充分挖掘特色農業的好做法、好故事。
記者孫肖 通訊員胡倩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