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跨海大橋
跨越山海,連通灣區。
14年砥礪風雨,杭州灣跨海大橋雄姿猶在!
(資料圖片)
每2秒就有1輛車駛過,累計減少社會能耗成本約150億元……這條縱跨36公里的“黃金通道”,改變了大灣區的交通格局,激活了杭州灣兩岸的經濟動能,推動長三角區域聯動融合發展,譜寫了全新的“大橋時代”。
如今,追逐數字化浪潮,杭州灣跨海大橋繼續疾步前行,將智慧化改造持續引向深入。今年以來,通過系統性整合大量的感知設備和信息發布載體,建成國內首座“數字孿生”跨海大橋:全橋實現信息自動化發布,上百種管控策略“一鍵即達”,在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的同時,通行效率進一步提升。
寧波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依托數智賦能,寧波交投以主責主業聚焦,著力打造交通科技與服務新興板塊,致力于將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成行業內的‘數智典范’?!弊鳛橄聦倏毓善髽I,寧波市杭州灣大橋發展有限公司也成了寧波交投全面擁抱數字化改革的一支“先行軍”。
視覺指揮中心
大橋新姿
遠眺杭州灣海域,長橋凌波似巨龍。從慈溪側的南岸上橋,驅車跟隨滾滾車流,迅速融入海天之間。車窗外,標志性的“七色彩虹”護欄飛馳而過,色彩依然鮮艷分明。
通車十余載,大橋歷久彌新。2019年初,一場智慧化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又為杭州灣跨海大橋新十年的發展加裝“數字引擎”。如今,大橋的數字化改造已進入深化提升階段,“智”變日新月異。
大橋上,抬頭可見兩側的視覺感知設備“居高臨下”,布設密集而有序。雙向125米一個攝像機,確保全橋視覺感知設備實現百分之百覆蓋。
除了實時視覺感知設備,一張全橋高清地圖精準引路,1828套智能霧燈點亮智能防線,還有40處全彩誘導屏、346套定向數字預警廣播等智能設備全程伴隨,司乘人員通行時能準確、及時地獲取大橋路況信息。
“大橋的‘智慧’遠不止這些肉眼可見的裝置?!睌底执髽蛲粨艄皂椖拷M成員謝偉介紹,前不久,杭州灣跨海大橋車道級主動管控應用全面落地。以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孿生等“黑科技”為支撐,大橋系統性地整合并利用大量的感知設備和信息發布載體,實現更加高效、精準的交通管控,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通行效率。
通過系統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現已完成涵蓋全橋18類事件、108種管控策略的編制部署。依托大橋云控平臺,可實現異常事件與管控策略的實時匹配,并結合事件位置快速生成符合實際需求的管控方案,最后通過對情報板、廣播等多系統的歸集整合,使相關信息“一鍵即達”。
“相比傳統的交通管控方式,它把原本需要由人工完成的從事件發現到管控信息發布的過程,全部交由系統自動完成?!敝x偉說,這大大提高了管控信息發布效率,原本需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完成的工作變成了“秒發”。
得益于更加精準高效的管控能力,今年上半年,大橋的事故發生率同比下降16.4%,二次事故發生率同比下降66%,事件檢測發現率達99%,施救力量抵達現場時間縮短在20分鐘以內。下一步,隨著運行數據不斷積累,大橋還將結合軌跡融合、仿真預測等智慧應用成果,通過對比和分析管控路段的車輛行駛軌跡,評估管控效果,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大橋實際的主動管控效果評價體系。
數字孿生大橋
數智賦能
如今,AI視覺識別、車道級輔助、“數字孿生”等全新技術被運用到大橋上。同時,這里也建成了國內首條“數字孿生跨海大橋”。
通過數智賦能,如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同時具備交通態勢“提前知”、交通事件“全感知”、信息服務“全覆蓋”、交通管控“一鍵達”等能力。而“掌管”這些功能和收發指令信息的,正是大橋的指揮中心。
移步至指揮中心,一鍵切換大屏幕,一座依托數字孿生技術的平行大橋映入眼簾,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澳憧催@座‘孿生大橋’,匯聚了實時流量、事件圖文、定位導航、氣象、通阻狀況、處置進展等關鍵要素,實現信息要素‘一張圖’和車流軌跡的實時展示,既能宏觀呈現全橋實時通行狀態,又能回溯歷史、仿真未來,交通態勢監測分析從局部升級為全局?!敝x偉介紹,借此,管理調度人員可隨時掌握全域路況,更早發現異常情況,同時借助綜合運營管理系統和“掌上聯勤”APP,實現應急調度處置的全流程管理,處置流程與分工清晰明確,避免了信息不全、指令不清、研判不準、難于監督等問題。
邁上“數智”運管新征程,大橋不斷勾勒智慧夢?!盀榇?,我們還搭建了大橋模塊化機房,把大橋的各個業務進行歸集整合,并優化提升了網絡、存儲、算力等基礎硬件性能?!睌底执髽蛲粨艄皂椖拷M負責人吳承隆介紹,去年底大橋“云平臺”建立,所有數據信息正陸續匯集上云?!霸破脚_”加速了資源的共享交互,打通了大橋事件檢測、應急施救等各條線的“數據孤島”,進一步提升了指揮中心的研判和決策水平。
依照實施方案,歷時三年多,杭州灣跨海大橋實現了“1朵路段云+4大場景建設+3項創新試點”的智慧化改造,累計完成20余項建設任務和10余項智能創新應用。寧波市杭州灣大橋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數字大橋的創建將始終堅持以保安全暢通、提通行效率為目標,下階段重點圍繞已開發系統的落地應用和迭代優化來開展工作。
“數智”大橋既要管好橋,也要管好人。今年3月,大橋施工作業人員“3+5”管理系統基本建成,實現橋面作業人員電子審批、線上培訓、電子上崗證三項基本功能及身份信息、人員資質、教育培訓、履職清單、風險管控五方面管理維度的信息管理。截至目前,該系統已覆蓋橋區18個作業項目共554名作業人員,投用后不僅有效解決了施工審批效率低、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還提升了橋區作業的安全管控整體水平。
杭州灣跨海大橋海中平臺
奮勇爭先
數字轉型,國企先行。近年來,寧波交投著眼于管理、產業、服務“三大跑道”,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聯動”,促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方位、系統性重塑。當前,在數字高速、數字工廠、數字工地及數字產業等方面均有多個項目“開花結果”。
“杭州灣跨海大橋,一直是敢于探索創新的典范,我們也將奮楫爭先加快數字化進程?!贝髽蚬局饕撠熑吮硎?,大橋人牢記囑托強擔當,秉承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以“先行者”的姿態投身智慧交通建設,助力杭州灣跨海大橋加“數”飛騰。
百年大橋養護為先。為應對管養中認知性能狀態、維持資產性能、有效掌控風險、合理分配資金等各種壓力,大橋公司結合自身的經驗積累,采用信息化手段開發了基于BIM等技術的資產養護管理系統,實現了數據記錄的標準化、養管流程的規范化、養護作業的專業化及養管數據的可視化。大橋公司養護負責人說:“數據基礎可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從而降低全生命周期的養護成本,提高大橋運營期的資產價值?!?/p>
不僅如此,身為大橋“門戶”的南北兩岸服務區,也緊緊跟牢數字化建設的步伐?!皠傔^去的中秋小長假,盡管高速公路通行不免費,這里的單日車流量還是接近5萬車次?!贝髽蚬痉諈^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地服務來往客流、車輛,南岸、北岸兩對服務區陸續升級了配套設施,并緊跟大橋的數字化建設步伐,朝著智慧服務區的方向轉型。
當前,大橋北岸服務區的數字化改造已基本完成,近期將全面上線。該服務區負責人介紹,通過全覆蓋的視頻監測系統,入區車輛人員可隨時查看最新車位情況;卡口的監測系統不僅能精準識別人流、車流,還能通過對車型的準確識別,重點管控?;奋?、貨車等;智慧化廁所實時顯示廁位數量,還能自動、及時地去除異味……服務區有了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更具人性化的服務。
未來,南岸服務區啟動重建后,將主要依托高精地圖、物聯網等技術打造“互聯網+”數字服務區。隨著服務區內全部服務設施的上線,司乘人員還能體驗移動出行、智慧管理等多種服務。
已通車14年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由此邁入了數字化時代的新征程。
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綜合管理服務區
張雪爾 范婷穎 文/攝
關鍵詞: 杭州灣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