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水庫(嚴龍攝)
(資料圖)
鄞州區是工業強區,人口密、企業多,且主要河網均處于全市水系的下游。相比上游區域,雖然治水難度更大,但該區多年來持之以恒“敢啃硬骨頭”,在先天優勢不足的情況下,依然三次捧得全省治水最高獎項“大禹鼎”。
成績不僅如此,該區創新推出的住宅小區“污水零直排”全周期建管模式獲評寧波市“五水共治”十佳創新案例;全區7個鎮(街道)通過省級“污水零直排區”創建驗收,在全市率先實現“污水零直排”全區域覆蓋;區控以上斷面水質功能達標率達到91.7%,全區美麗河湖總數達8條(個),市級美麗河湖1條(個),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市前列。
所有成績是繼續攀登的基石。隨著“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進,該區還將不斷加強水生態治理、水源地保護、再生水利用,將“綠水青山”的宏偉藍圖變為高質量打造現代化濱海大都市首善之區的美好現實,讓百姓共享治水成果,全力爭創領跑全市、領先全省的治水現代化標桿區。
梅溪水庫紅杉林(俞愛民攝)
推進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由于地勢過于平坦、水系多且落差小,姜山鎮一直存在河道流通水動力不足問題。為了從根本上破解該難題,該鎮對13個村的56條河道進行清淤疏浚,今年還新建7座補水泵站,將甬新河優質水源引入鎮區,通過活水泵站及配套液壓壩牽引,讓河道內循環煥發新生。
上述活水工程,是鄞州區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該區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五水共治”常抓不懈、堅持源頭治理,讓城市河道“活起來”、水環境“美起來”。
抓水環境治理,就是抓民生改善、抓城市品質提升。放眼全區,各鎮(街道)均在全面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
東錢湖鎮俞塘村美景(李超李玲玲攝)
在邱隘鎮,鄞州區清水環通一期工程(邱隘水廠引水管道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工程建設;福明街道對五一廣場北側的日月湖不斷創新具體管護舉措,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東勝街道,南北河堅持系統治水,在做好河道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的同時,積極營造優美人文居住環境;東柳街道對羅家河排口精準布局,大力改善提升流域水體水質;明樓街道正在對全長1100米的明一河統籌推進截污納管、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等工作……
“我們要在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上下功夫,還老百姓一個水清岸綠的鄞州?!臂粗輩^“五水共治”辦主要負責人表示。
為進一步加大城區河道生態補水力度,今年6月至9月,該區結合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水生態治理“百日攻堅”行動,通過開展問題排口整治,治理不達標水體河道。同時,大力推進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提質工程,各鎮(街道)已基本查清創建單元和管網排口兩大“底數”;全區32個“污水零直排”工程已完工13個、在建16個,另有15個住宅小區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一灣碧水成致富源頭活水
8月19日,位于東錢湖鎮俞塘村的“宋韻耕織園”正式開園。游客們仿佛穿越至宋朝,體驗鞭牛耕田、桑蠶絲織、溪坑戲水、竹筏泛舟的樂趣,一周時間就有上萬名游客紛至沓來。
同樣位于東錢湖南岸的洋山村和城楊村,也因“一灣碧水”走上了致富路。洋山村三面環山,三條溪流在村里匯集,溪畔風景秀麗,讓人仿佛身處世外桃源。上半年,該村TALKLOOK藝術農場開張后,很快成了人氣爆棚的網紅打卡地。
姜山鎮走馬塘村因水而美(朱越攝)
走進城楊村,到處流水潺潺。為營造更好的親水環境,該村在溪道里用鵝卵石鋪設戲水石階,石階上涂繪彩色藝術圖案,游客站在石階上戲水,很是愜意。環境美了,錢包鼓了,生活好了,治水帶來的美麗嬗變促進該村經濟發展。該村大力發展農旅融合,去年新增20多種業態和50個就業崗位,村集體經濟增收近40萬元。
在“五水共治”工作推進中,鄞州區堅持生態顏值、經濟價值“兩手抓、兩手硬”。更大的改變發生在鄞東南片區。位于白巖山麓的童夏家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獲得“中國傳統村落”、省旅游特色村、市級生態村等多項榮譽稱號。咸祥鎮水環境建設工程前不久完工驗收,總投資4000余萬元。它讓咸祥河“大變樣”的同時,也帶動了沿河村莊的發展。
水質改善不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前不久,筆者走進橫溪鎮的梅嶺山區,只見溪水從石間潺潺流過,形成淺瀑,村內十分清涼,吸引不少城里人來此度假。梅嶺山上的拓野民宿負責人表示,他們一共有5間客房,國慶期間的房源已經全部預訂出去了。她家的客源主要來自寧波各個城區,節假日民宿房源十分緊張,可謂一房難求。
多舉措做好治水文章
一鼓作氣,再接再厲,鄞州區“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的發展理念,通過水源地保護、再生水生產等舉措,推動“首善之區”治水工作更上一層樓。
在水源地保護方面,鄞州區堅持“三分建、七分管”的源頭護水機制。該區內的橫溪、梅溪和三溪浦水庫已分別建立綠籬隔離帶、隔離網、界標、警示牌及水庫視頻監控系統,共建設隔離設施約2萬米,安裝標識牌218個、視頻監控8個。
長豐凈化水廠
在再生水生產方面,目前該區已建成福明凈化水廠和長豐凈化水廠兩大再生水公司。福明凈化水廠生產的再生水,主要用于補充陸家河;長豐凈化水廠生產的再生水,主要補充橫河、傅家耷河、長豐河、廟西河及周邊內河的水系。以今年7月完工的長豐凈化水廠生態補水擴建工程為例,目前生態補水能力已經從每日6.4萬噸提升至16萬噸。
當前,智慧化已經成為衡量“五水共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鄞州區水利局通過建立“智慧水利”數據倉,整合現有涉水相關數據資源,使全區水利和治水形成“一盤棋”,打造“統一用戶、統一地圖、統一數據、統一平臺”的模式,主要功能建設已于8月完成,各項子功能正處于分步建設與開發階段,預計整個系統于12月進入項目驗收階段。
今年以來,鄞州區全面推進“水清岸綠”攻堅行動,堅持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水岸同治,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提升,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活空間。隨著全區治水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未來鄞州區還將擁有更多水清岸綠的美景。生態好、水質優,百姓因水得福,走上了共富新路,一幅“河、湖、?!钡玫骄G色涵養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撰文王博 朱越
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