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9月14日舉行的“兩區”建設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昌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楊仁全介紹,2020年以來,昌平區以“兩區”建設為牽引,強化“五子聯動”,深化改革開放,聚焦醫藥健康等主導產業,創新碩果累累、發展生機勃勃,“兩區”建設首批63項制度創新任務全部完成,形成了一批“首創案例”。
楊仁全表示,昌平區強化政策賦能,開放發展水平取得新突破。全國首個去中心化臨床試驗試點任務圓滿完成,搭建的醫院數據一體化系統、數字化智能化臨床運營系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國首家國際研究型醫院竣工交付,全市首個自貿組團醫藥健康產業促進政策發布實施。“揭榜掛帥”開展北京市美麗健康產業領域政策“會診”,形成“一報告兩清單”,同時圍繞大力發展美麗健康產業,在全市首創出臺“美麗經濟十條”,推動8所高校共建北京美麗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提供“昌平經驗”。今年,圍繞全鏈條集成創新,昌平區推出了“兩區”建設新一輪128項任務,目前完成率近8成,全區創新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實際利用外資連續兩年增長50%以上,“兩區”建設驅動作用持續凸顯。
“兩區”建設以來,昌平區強化項目賦能,產業發展質量取得新突破。諾誠健華抗腫瘤創新藥物生產基地、科興疫苗質量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示范項目加快落地;華輝大分子生物藥工藝研發平臺正式啟動,新生巢、飛鏢加速器、清華工研院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中心等一批專業服務平臺陸續建成投用;百濟神州、萬泰生物等一批領軍企業擴產擴能;諾華研發中心落地昌平,創新藥可善挺項目完成生產許可證辦理;區內4家企業獲北京市首批外資研發中心認定;維泰瑞隆、優腦銀河等60余家知名科學家創辦企業集中落戶生命科學園。
兩年來,昌平“兩區”建設入庫項目達到520個,預計投資額超過1100億元;全區市場主體年均增速達到12%,總數超過18萬家,其中自貿昌平組團市場主體超過1萬家,提前完成3年發展目標;穎泰嘉和等8家企業成功上市,大企業支撐、創新企業繁榮的發展格局持續完善。2022年1至7月,自貿昌平組團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4.8億元,同比增長44%,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5.4%。今年,昌平區還制定實施了醫藥健康產業倍增行動計劃,將聚焦前沿技術、醫療器械、美麗健康三條賽道持續發力,加快釋放核爆效應。
“兩區”建設以來,通過強化服務賦能,市場主體感受度取得新突破。項目服務方面,“小米二期”項目探索出提前預審、并聯審批、容缺辦理等創新做法,僅用84天就完成了項目供地,形成了拿地即開工的“小米模式”??萍挤辗矫?,高標準應用推廣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準”政策試點,區內22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企業端的“隨申請、隨認定、隨報備”,占比全市第一。金融服務方面,制定科創金融政策,引入首都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做大做強昌平科技產業母基金群,構建多層次母基金體系,發揮金融活水作用,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全周期成長。人才服務方面,為60余家企業的200余名高端人才提供了簽證便利,打造“一站一室一廳一平臺一中心”的自貿服務體系,法院、檢察院知識產權服務站先后掛牌,自貿集群注冊平臺、國際人才活動室、外國人服務大廳陸續投用。此外,昌平主動對接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幫助北汽福田等企業獲批多個國家RCEP原產地證書。
兩年來,昌平區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全面激發,新增專利授權近2萬個,年均增速20%,科技創新成果呈現出“井噴”態勢。北生所李文輝教授榮獲2022未來科學大獎,細胞焦亡抗腫瘤免疫功能、乙肝病毒致病機理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原創發現集中涌現,“澤布替尼”“奧布替尼”等一批原創新藥從昌平走向世界等。自2014年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開啟以來,昌平區獲批上市的創新器械達到21個,占全國的12.1%。
楊仁全表示,下一步,昌平區將堅持把高水平開放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加快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開放,全力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增強“兩區”建設顯示度,將生命科學園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