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新聞10月8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8日),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自9月1日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施行以來,北京有超過2300戶企業通過確認制辦理了登記業務,自貿區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改革成效初顯。
2022年9月1日起,北京市自貿區內的內資公司制企業法人(上市公司除外)及其分支機構辦理設立、變更(備案)、注銷登記時,可自主選擇適用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與普通登記模式相比,登記確認制便利化優勢更加突出。
例如,在申請材料方面,選擇確認制辦理登記的申請人,可通過提交承諾書的形式,省去提交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和董事、監事、高管人員任職文件等過程性、自治性材料,進一步精簡了登記申請材料,為申請人省時間、減壓力,便利市場主體投資創業。
此外,申請方式也更加便捷。確認制突出“不見面”服務模式。申請人可登錄“e窗通”平臺,在線填報、一鍵承諾、全面提交,完成確認制登記申請,無需線下反復跑動,無需提交紙質材料,動一動手指即可完成登記確認全流程。登記機關通過北京市企業服務“e窗通”平臺公布了登記材料清單、確認制承諾書等格式文本和章程等參考版式,供申請人下載、參考。
不僅如此,確認制強調充分發揮信用公示的作用,不再審查章程內容,而是鼓勵市場主體通過企業信用信息網等平臺自主公示章程、實際生產經營場所、特色經營活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等事項,便利交易相對人、社會公眾查詢了解市場主體相關信息,引導市場主體誠信交易、規范經營,提高市場主體信息透明度,保障交易安全。
關鍵詞: 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