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順義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該區2022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2.13萬畝,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總產量達8.76萬噸,比2021年增加1.8萬噸,全區糧食產量居全市第一。
順義區這份沉甸甸的豐收答卷,首先得益于實施“藏糧于地”,從良田上做文章。2022年,該區通過糧食作物輪作、新增種植空間等方式,增加種植面積。同時,嚴守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推進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全面推行“田長制”,設立區、鎮、村三級“田長”,發布《順義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提升農田基礎設施、高效節水、地力培肥水平,提高農田利用率,保障農業生產空間。
“藏糧于技”是順義區2022年糧食生產上臺階的另一個主要因素。該區農業農村局、區農服中心引導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及農機大戶安裝農用北斗作業監測終端和北斗導航農機駕駛終端,鼓勵使用科技含量高、實用性強的高科技設備。區農業農村局還會同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成立技術指導組,為生產者提供全方位的糧食生產技術指導和服務,全力護航農業生產。2022年,全區有1200余臺(套)現代化農機投入到糧食生產中,規模居各區首位。
順義區還積極貫徹落實各項大田補貼、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惠民政策,不斷調動和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2022年,全區發放涉農補貼近億元,建立了“銀企對接-農擔保障-貸款貼息”聯動機制,培育壯大糧食生產經營加工主體。同時優化農業結構,引導農業資源優先保障糧食生產,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