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公眾參與政務服務“好差評”將有統一規范;老年人家居環境適老化改造將有服務規范;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如何評價將有標準……記者昨天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今年,本市出臺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共涉及項目211項,涉及公共安全、城市治理、工程建設、社會服務與公共衛生等方面。
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方面,將圍繞推動區域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制定《低碳出行碳減排量核算技術規范》。圍繞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設,制定《城市副中心新型電力系統10kV及以下配電網設施配置技術規范》。
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將圍繞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運行水平,制定《城市綜合管廊數字化建設要求》等標準。圍繞交通綜合治理,制定《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統服務評價規程》《城市軌道交通評價指標體系》等標準。
在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將圍繞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制定《供熱系統入戶巡檢規程》等標準,研究《社區菜市場智慧化設置規范》《居民小區排水服務規范》等標準。圍繞擴大普惠性養老供給,制定《老年人家居環境適老化改造服務規范》等標準。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制定《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評價標準》。
在新階段疫情防控及助力復工復產方面,將圍繞全力做好醫療服務保障,制定《急救車洗消站運行規范》《心理援助熱線服務與管理規范》等標準。圍繞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制定《政務服務中心服務評價規范》《公眾參與政務服務“好差評”規范》《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接入規范》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