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刀斧手&叨叨姐
【資料圖】
“統戰食品”風波還在灣灣發酵。
今天居然還出了續集。
“臺灣基進黨”上午開了個記者會。這個記者會的名字很長:“統戰標語當包裝!食品假進口真滲透,常民生活成國安議題”。
“臺灣基進黨”指稱的“統戰標語”,而且還是構成“國安議題”的“真滲透”,到底是什么?
“臺灣基進黨”秘書長王興煥說,最近在臺灣銷售的一款大陸螺螄粉,包裝上印有“你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四舍五入一下,就是我的人”等“統戰”字樣,要求民進黨當局“嚴格把關”,避免大陸的“統戰”影響到臺灣人的生活。
就這!
看了一句老掉牙的“土味情話”,“就能被統戰”?
作為“臺獨”的深綠小黨“臺灣基進黨”沒覺得這番“騷操作”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反而恨不得敲鑼打鼓讓眾人皆知:又找到一個“統戰利器”了。
灣灣的心,脆弱成這樣了嗎?
1
昨天,“臺灣基進黨”出身的臺南市議員李宗霖也做過類似質疑。
他和王興煥還不約而同地都給這款螺螄粉上綱上線。
王興煥說,要么是行政部門的懈怠,要么是對于“何為統戰”出現認識疏漏的“國安危機”。李宗霖則聲稱,大陸不僅在硬件裝備上處處準備著如何進入臺灣,更是在習以為常的各樣軟性媒介中滲透,“這樣透過各樣管道進行認知統戰的情況可說是愈演愈烈,過去大家所認知的統戰入侵管道可能會是在媒體、文化等入口,如今卻在不曾注意到的食品外包裝上也出現了這樣的字眼”。
臺灣陸委會15日還煞有介事地做了回應,“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第11條規定,準許輸入的大陸地區物品,其物品本身或內外包裝有明顯對臺“統戰”標志(文字或圖樣),或其物品內容有明顯對臺“統戰”的影像或語音者,進口人應在通關放行后負責涂銷。
不過,對于“臺灣基進黨”的這波強行輸出,不少臺灣網友并不買賬。
有網友科普說,“那個明明就是中國網絡笑話”“土味情話的梗好幾年了,對象也不是臺灣”。也有網友笑出了聲,“看了一個包裝上的笑話就能被統戰”?“這樣就被統戰(的臺灣人)是多低能”。還有網友痛批,簡直患有“被統戰妄想癥”……
其實,“臺灣基進黨”這幾個字一出,已經自帶人設:“臺獨”政黨,還是獲得“臺獨”商人曹興誠“抗中保臺”背書的“臺獨”政黨。
去年11月的“九合一”選舉中,“臺灣基進黨”24人參選,2人當選,創下最佳成績。炮制“統戰食品”風波的李宗霖,就是兩位當選議員之一。
這么一個小黨,要在競爭激烈的臺灣政壇謀生存,可不得經常來點出位表演。
去年3月全臺大停電的時候,“臺灣基進黨”不僅不檢討缺電,還聲稱社會應注意隨停電而來的假信息攻擊,“人心浮動之際,正是中國發動認知作戰,與在地協力者衰臺、亂臺的最佳時機”。
2021年,大陸動畫片《無敵鹿戰隊》在臺灣播出超過100集,卻未依規定送審?!芭_灣基進黨”宣稱,此舉可能讓大陸的“統戰大外宣”節目乘虛而入。
同年,“臺灣基進黨”宣稱一款在臺灣可買得到的大陸品牌掃地機器人,使用特定的APP遙控,會定期傳輸資料回大陸。
打“認知牌”,“臺灣基進黨”也算是熟門熟路了。
“臺灣基進黨”的前身是“基進側翼”,最初主要流行于網絡,成立于2012年??疵志椭?,這個黨建立之初就明確了自己的屬性:立場激進、做好民進黨的側翼。它受到李登輝“臺獨”思想的深刻影響,宣稱要“將李登輝的精神遺產化”。
毫無疑義,“基進側翼”就是一個激進的“臺獨”組織?!胺粗小薄胺此{”“挺民進黨”,就是其再清晰不過的立場。
在2014年“反服貿運動”中,“基進側翼”表現活躍。
等到2016年“立委”選舉前夕,“臺灣基進黨”在宣講中更是露骨表示:“‘內政’交給民進黨,‘臺獨’交給‘基進黨’”,還說什么“113席‘立委’,不能沒有‘深獨’的聲音”。
如此來看,此番炒作大陸螺螄粉“統戰標語”,不會是“臺灣基進黨”的最后一次離譜表演。
2
島內綠營一些人把大陸的螺螄粉炒作成“統戰利器”,這種讓外界覺得非常離譜的事情,其實在民進黨的政治化操作下,并不罕見。
而且,他們這種把跟大陸有關的事務,都劃在“統戰”“認知戰”范圍內,本身就反映出民進黨當局玩弄“認知戰”話語概念下的“鴕鳥思維”。
比如,大陸的抖音和小紅書等APP在島內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但民進黨當局不是去分析為什么這些APP軟件會受到年輕人的喜歡,而是以“反統戰”的名義,推動禁令。
民進黨當局內剛成立的數字發展部門一聲令下,臺灣的公務機關全部禁止使用抖音。民進黨當局不是通過“立法”的方式,而是一紙行政命令,就剝奪公務人員使用網絡平臺的權利,可見民進黨對島內民眾喜歡一款大陸APP是有多焦慮、多心虛。
打“抗中牌”已經成民進黨當局和綠營一些人的慣性套路,他們也不想多費腦筋。就像他們與國民黨在島內打選戰,頻頻炒作所謂“認知戰”,這本身就是一種 “認知戰”伎倆,過去他們靠這個曾經掀起了一些聲勢。
所以,“認知戰”已經被民進黨拿來作為推諉施政不力的責任、堅持“抗中”的選舉策略。但是,經過這么長時間,臺灣民眾已經越來越認識到,這種做法完全經不起事實與邏輯的檢驗。
他們這種心虛,害怕大陸的APP和產品被島內民眾接受、喜歡,最大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施政能力和施政表現實在太爛,根本拿不出什么能夠滿足島內民眾在這些方面的需要。
在去年的島內“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大敗,不少臺媒分析稱,民進黨當局和很多綠營人士還認為打“抗中牌”,炒作“反統戰”是“選戰神器”,但是選舉結果告訴他們島內民眾的真實態度。
現在綠營一些人又在炒作螺螄粉是“統戰利器”,表明他們還是不想放棄“抗中牌”。在2024年的地方選舉中,他們恐怕還會繼續操作“抗中牌”,大搞“認知戰”。
畢竟,為了搞“認知戰”,民進黨當局養了一支“網軍”。
去年12月14日,臺灣《民報》曝光幾份獨家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網軍群組對話紀錄、成員名單,包含政壇重要人士、綠營民代小編、匿名網軍側翼等。這份名單中更赫然出現蔡英文辦公室副秘書長黃重諺、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等人。
而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民進黨黨內初選“蔡賴相爭”,賴清德當時就曾公開喊話蔡英文“約束網軍”。
今年1月5日,島內綠媒就炒作所謂“共諜案”,宣稱高雄檢方查出前“臺灣團結聯盟立法委員”羅志明,疑涉嫌牽線臺軍方退役將領至大陸接受招待,并由臺海軍退役少將夏復翔協助在臺發展組織。
島內綠媒還渲染,此案涉入的層級較以往“共諜案”更高。
說白了,這次炒作螺螄粉與炒作“共諜案”,性質差不多。
3
在臺灣,選舉政治加上“認知戰”,有些人開始時時處處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貼上形形色色的標簽。一旦貼上政治標簽,敵我就分明了。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告訴“補壹刀”,最近,“疑美論”“背骨”等政治標簽在民進黨內滿天飛。李宗霖把矛頭對準大陸生產的螺螄粉,后續民進黨“立委”要求立刻下架“統戰食品”,處罰進口者。這都是一系列的操作。
僅僅李宗霖之流的可笑做法,就再次暴露了臺灣綠營政黨的成員缺乏腦子的思維方式,用政治眼光來檢視一切、懷疑一切、敵視一切。
張文生認為,民進黨當局和綠營政治人物把這種非常輕松的商業化的東西,看作是“來自大陸的統戰利器”,這說明貌似頑固的民進黨當局和綠營政治人物的心理有多脆弱。
他們一心“反中謀獨”但又內心空虛,非??只?、虛弱、無力。這種高度緊張的心態使得他們懷疑大陸的一切,敵視大陸的一切,把無論來自大陸的東西都加以政治化,貼上“統戰”標簽。
這種懷疑一切、敵視一切的狀態是不可持續的。兩岸交流越來越緊密,類似東西、相似現象只會越來越多。
“你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這是民進黨當局和綠營政客不能接受的“眼中釘”。但這樣的措辭有問題嗎?只有在“臺獨”政治思維的邏輯中才成為問題。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曾經是臺灣社會的一句格言。
不少臺灣的前地區領導人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某些“臺獨”分子自己不想做中國人也就罷了,難道還想阻止廣大的臺灣民眾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張文生表示,日本人殖民臺灣五十年,想在臺灣推行“皇民化”沒有成功,“臺獨”分子想要“去中國化”也不可能成功?!芭_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是無法更改的歷史與現實,也是國際公認的法理事實。
島內“臺獨”分子的打壓,只會使得越來越多臺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更加堅定。